今年的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,一个主要议题是国产芯片替代之路,作为参会者之一的董明珠没有再继续兜售自己造芯战略,而是表示愿意帮助国产芯片落地。会议现场董小姐虽然说了自己是主动参会,但是又提到了:“我是被珠海市国资委‘骗’到了会场。”
董明珠话里的委屈,和格力造芯不顺有关。
去年中兴事件爆发后,董明珠大张旗鼓提出了自主造芯战略,并且开出了500亿元的天价预算,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格力空调芯片自主。但是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,格力的芯片需求从当初的40亿涨到了50-80亿元,自主芯片却迟迟拿不出手,董小姐的造芯梦,正在慢慢醒来。
—— 1 ——
董明珠的造芯梦
2018年4月,作为A股分红代表的格力宣布当年不进行分红,尽管前一年格力才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历史性增长,但是董小姐却表示:“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,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?”
格力不分红当然不是因为董小姐的任性,而是格力董事会全票通过的决议,根据格力当时的规划,不分红是为了留存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,其中特地提到了集成电路研发。
2018年5月,就在格力宣布不分红后一个月,中兴事件爆发,中国的芯片自主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。作为一个忧患意识强烈的女企业家,董明珠表示将加紧自主芯片的研发,并放下豪言:“哪怕花500亿,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。”
作为一个敢说敢做的女强人,董明珠向来言出必行,当年8月,格力便花十亿元注册了集成电路公司,专门研发空调芯片,然后又花了30亿元间接入股安世半导体,后者是国内唯一拥有芯片设计、晶圆制造、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的大型IDM企业。
其实在此之前,格力就已经涉足芯片设计领域,早在2017年便成立了微电子部门着手芯片研发,用董明珠的话来说,格力早已经开展芯片研究,并且在芯片设计方面小有成效。
据格力电器透露,格力早在2015年就开始投入芯片研发,并且已经能够自主设计空调主芯片,2020年之前,格力空调将率先用上自主芯片。宣布成立芯片公司之后,格力还表示,已经开始研制高端的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。
但是从行业面来看,格力要想真正实现自主造芯并不容易,最近两年国内家电芯片虽然有一定进展,但是整体应用比例尚不足10%,以往积累的经验只是皮毛。
在整个家电芯片领域,市场基本被瑞莎、恩智浦、意法、德州仪器、英飞凌等企业垄断,并且产品线丰富齐全,能提供整体芯片解决方案。其中在32位MCN芯片领域,这五家企业占据了80%以上的份额。
芯片作为一个门槛极高的产业,无数公司重金投入血本无归,我国芯片事业发展几十年依旧受制于人。所以在董明珠提出造芯以后,包括格力创始人朱江洪和TCL董事长李东生都表示了不看好。
—— 2 ——
难产的格力芯片
自从去年入股安世半导体以后,格力芯片便开始陷入沉寂,如今距离当初董明珠实现芯片自主的最后日期只剩下小半个月,格力的芯片依旧不见踪影。
董明珠造芯为什么会难产?这其中首要的原因来自于整个产业的特性,因为芯片行业从来不是一个能够快速见效的产业,用任正非的话来说,这不是靠砸钱就能快速崛起的产业。
作为人类目前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之一,芯片产业从设计、制造到封装都存在着极高的行业门槛,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投入和时间投入,所以任正非才说,芯片产业真正需要的是砸数学家、物理学家。
毫无疑问,格力是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,放眼整个A股也属于财力雄厚的,但是由于芯片本身的投入周期问题,以及巨大的失败风险,股东支不支持格力连续砸500个亿去研发芯片,其实还是个很大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空调芯片本身的市场规模决定了,格力即使真的砸500亿造出了自己的芯片,很可能也会赔本。因为500亿元对于芯片研发来说,只能算是一笔中等规模的投资,即使完全砸下去,也不能让格力抹平和国际芯片巨头几十年的差距。
所以即使格力芯片研发出来,多半也只能自用,一开始肯定很难卖出去,按照格力每年四五十亿的需求,十年能回本就已经是个奇迹。更重要的是,500亿元对于格力来说,基本相当于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,将未来十年的研发资金全都投入到芯片中去,格力一旦面临经营危机,就可能前功尽弃。
不过格力造芯也并非毫无希望,毕竟和电脑手机芯片相比,家电对芯片的要求相对不高,技术难度也较低,格力如果聚焦空调芯片设计,未来出成果的几率也不小。据行业内人士透露,低端芯片设计一年左右就能实现,毕竟空调芯片本身科技含量有限。
但是要想实现董明珠设想中的芯片完全自主,尤其是高端芯片的突破,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,所以到底值不值得继续砸钱研发,这是董小姐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—— 3 ——
董小姐的战略转向
500亿元砸向一个完全未知的产业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风险,董明珠真的一点也觉察不到吗?那我们未免有些低估了董小姐的洞察力。或许是提前预判了全盘投入芯片产业的风险,格力今年以来已经不再频繁提及造芯话题。
今年6月,在参加电视节目时,董明珠谈到造芯战略,她当时表示,如果投资20亿做芯片没有成功,能留下一个团队也是值得的。就在上个月,格力还认购了三安光电20亿元的股票,这也是一家半导体企业。
此次珠海高峰论坛上,董明珠对于造芯问题的表态再次出现细微差别,新的提法是帮助国产芯片落地到传统制造业,并且向半导体投资巨头华登国际抛出了橄榄枝:“那是你没有找对人,找我,我就全用你的(芯片)。”
从自主造芯到扶持国产,董明珠的芯片战略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型,后者相对来说也更加契合实际。
作为家电企业,格力对于芯片产业来说始终是个门外汉,要想实现完全的芯片自主难度可想而知。但是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和芯片危机,一直依赖芯片进口始终不是个办法,靠旧空调回收芯片的老办法更是杯水车薪。
所以不管是从国家的角度,还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芯片自主肯定是值得格力大力支持和投入的战略,只不过要考虑支持和投入的形式。
其实这个问题,可以类比一下华为的屏幕问题。
很多人都知道,当前全球最大的屏幕制造商是三星,OLED 屏做得最好的也是三星。但是从几年前开始,华为就一直在坚持使用京东方、LG的屏幕,以避免三星一家独大卡脖子,哪怕为此遭受绿屏门也在所不惜。
同样的,格力在芯片采购上也可以引入国产厂商部分代替进口,一方面是帮助国产芯片迭代进化,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芯片进口的议价权。
造芯一年多以来,格力没有透露过已经投入的研发金额,但是从董明珠的表态来看,应该在20亿元左右。如果20亿元能够买来一支成熟可靠的研发队伍,一个清晰可行的芯片战略,我认为不算太亏。
—— 4 ——
董明珠失败了吗?
最近两年,董明珠因为投资新能源造车和造格力手机而遭了不少黑,此次格力造芯,不少人又批评她不懂芯片不懂科学,只知道盲目烧钱。
如今回过头来看,董明珠的不少决策确实错了,但是作为一个在格力成长将近30年,从基层做起直到执掌格力的女企业家,我认为董明珠在魄力和远见方面依旧是令人敬佩的。
银隆新能源造车的问题,确实是一大失误,董明珠也因此付出了代价,而且亏的是她本人的钱,但是就格力手机和芯片问题,我认为董明珠的选择其实是合理的。
最近几年,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步落地,智能入口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,作为家电巨头的格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智能入口,可能就将逐渐沦为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的代工厂。所以当年董明珠造手机,其最大目的就是抢占智能入口,帮助格力建立智能时代的自主权。
同样的,去年格力提出造芯片,其实也和格力的整体战略有关,并不是为了靠芯片赚钱,而是为了不受制于人,同时掌握智能家居系统控制的自主权。而且在今年我们已经明显看到,董明珠在觉察到芯片行业投入的风险之后,很快便将战略从自主研发转向了扶持国产,这种及时的应变同样难得。
从古至今,做事后诸葛亮都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,根据既定事实发表高论时,似乎人人都是预言家,但是要想真正预言未来,往往却没有那么容易。
对于董明珠造芯失败这件事,我们还是应该学会容忍,因为不失败的方法很简单:不去做,就不会失败。但是我们要想出现更多强大的企业,就必须敢于去做,勇于去承担失败的风险。
失败是成功之母,这句话虽然过时,但却管用。
最新评论
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
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,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,真是难能可贵。
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,一直让砍
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
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
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
知道了
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?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