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《大秦赋》的热播,引起热议。
在有些人眼中,大秦帝国和秦始皇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偶像,什么千古一帝呀、雄才大略呀、鼎盛之世呀、彪炳史册呀等等,成了他们大唱特唱的赞美诗。
但如果把目光从大秦帝国转瞬即逝的辉煌中移开,关注一下大秦帝国时候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,就也许会发现,生活在大秦帝国可能就是最大的不幸,大秦帝国的崛起是百姓的梦魇。
大秦帝国时,百姓的生活是痛苦的。
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,就是个地处偏僻、嗜血好杀的野蛮国度。为了对外扩张兼并,几百年持续不断地与各国交战,以“虎狼之师”驰骋疆场。生活在这样的征战之国,老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,朝不保夕。
“什伍连坐,轻罪重刑,战陷即全家为奴。”似乎老百姓生下来就是为君王卖命给他们打仗的,受苦和战死是他们的宿命。
甚至,在秦灭六国之后,普天之下已然莫非王土,老百姓却仍然没有得到休养生息,并没有过上太平安乐的生活,又是修长城、修驰道、修阿房宫、修骊山坟墓,几百万人(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)在死亡线上挣扎。
生活在这样的大秦帝国盛世里,老百姓只能是哀叹“天下苦秦久矣”,难怪“戍卒叫,函谷举”,大秦帝国瞬间土崩瓦解。
大秦帝国的百姓的精神是痛苦的。
在秦灭六国日益强大最终江山一统之后,老百姓的精神枷锁也就日益沉重。“非秦记皆烧之。非博士官所职,天下敢有藏诗、书、百家语者,悉诣守、尉杂烧之。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。以古非今者族。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。令下三十日不烧,黥为城旦。所不去者,医药卜筮种树之书。”
秦始皇终于撕下了伪装,开始赤裸裸地对老百姓实行思想钳制,留下了焚书坑儒的“丰功伟绩”和千古骂名。大秦帝国的百姓,连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、诸子百家都不能读,更不能谈古论今,何谈什么独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。
当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时候,当君临天下,“万国衣冠拜冕旒”的时候,当巡游八方,“意气骄满路,鞍马光照尘”的时候,当耀武扬威,“甲光向日金鳞开”的时候,当在巍峨的宫殿里酒池肉林骄奢淫逸的时候,当要家天下,世世代代垄断帝位的时候,秦国的老百姓又在哪里、又能得到什么好处?这些荣耀和尊贵,与苦逼的陈胜吴广们又有什么关系?与修长城的孟姜女的丈夫们又有什么关系?与修坟墓的骊山苦役犯们又有什么关系?与镇守边关,将作大漠孤魂野鬼的戍卒们又有什么关系?
秦始皇折腾得越厉害,老百姓的徭役赋税就越重,日子就越煎熬。正如清末辜鸿铭所说的:“天子万年,百姓花钱;万寿无疆,百姓遭殃。”
有人说,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功莫大焉;更有历史剧《大秦赋》为秦始皇代言,说他统一六国的目的是让天下百姓不再受苦,好一个悲天悯人菩萨心肠的救世主!
可六国统一后天下太平了吗?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了吗?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”
所以,秦始皇统一六国根本不是为了救民于水火,开万世之太平,而纯粹是为了一己之私、一姓之私,是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,他已不满足于做与其他六国并驾齐驱的秦国的国王,而要做大一统的大秦帝国的皇帝。
这样看来,大秦帝国的崛起如果说是盛宴的话,只能是嬴家王朝的盛宴,而对秦朝百姓来说,只会是梦魇。
再仔细看,其实也是嬴氏皇族的梦魇。秦始皇统一六国了,秦国崛起了,其子孙后代却倒血霉了,要么自相残杀,要么被赵高、项羽所杀,最后竟被斩尽杀绝!黄台之瓜,一个不留。历史上灭亡之国可谓伙矣,可皇室苗裔被斩尽杀绝的仅嬴氏一家,真是惨绝人寰。莫非这是上天的报应?莫道上天可欺,天虽不言但报应不爽,古往今来放过谁?
这是一个多输的局面,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“崛起”。
一个国家的强大,不能以军队的威武、武器的先进、疆土的拓展、官帑的充盈、君主的圣明为标准,而应以老百姓是否得到福祉为最终的参照系。
作家龙应台曾说过,我不在乎大国的崛起,只在乎小民的尊严。如果说,所谓的大国崛起,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,是军事的耀武扬威,经济的财大气粗,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,那我宁可它不崛起。因为这种性质的崛起,很可能最终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和危险。我很赞同龙先生的观点。
这个以弱民为强国手段,以牺牲老百姓利益为代价,甚至把老百姓当炮灰,在累累白骨上建立起金銮宝殿,供极少数人享乐、由一姓传承的大秦帝国,绝对不是个崛起的强大的国家,而是个危机四伏随时会“火山”爆发的国家,其国运岂能长久?
靠武力杀伐吞并六国,靠苛政暴政维护统治的“大秦帝国”,仅二世而亡,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呢?又有什么值得怀恋的呢?
最新评论
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
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,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,真是难能可贵。
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,一直让砍
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
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
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
知道了
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?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