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月,河南许昌一核酸检测机构发布公告,将于11月11日暂停接收新冠核酸样本。
该机构称,从2021年1月起,他们承担了城区大规模新冠核酸检测任务。“试剂耗材及人工费用投入费用较高,目前各区县均未及时回款,导致我机构运转压力太大,待资金到位再恢复新冠核酸检测工作。”
我们在9月6日发布过《一叶知秋:核酸检测企业利润暴涨背后的隐忧》一文,其中关于核酸检测企业的高利润是否可持续的担忧,如今迹象已现,故重发此旧文(文内部分数据已更新)。
9月1日,成都市政府宣布连续4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。在全市(全区)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,已成为各级政府应对集中爆发疫情的常规处理手段。
在更多的一二线城市,诸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西安等等,市民进出各类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凭48-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“保质期”还不如一块豆腐。
大规模筛查加上日常检测,不同研究机构给出的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约千亿。
从刚公布的2022三季报业绩看,“核酸赛道“也一枝独秀。从四家核酸检测业务主要在国内的上市公司(金域,迪安,兰卫,和凯普)财报来看,2022年三季报,四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平均为92%,最小值也有42%。净利润平均增速高达125%,净利润率则高达18%-38%。
这样的增速主要来自核酸检测业务:
比如凯普生物在其三季报里写道:“旗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积极参与疫情防控,因核酸检测需求增加对取样耗材、核酸提取试剂等带来销售拉动,相关业务取得快速发展……截至目前,公司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在全国重点省市已布局有36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……”
再比如迪安诊断: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核酸检测超1.5亿管,参与了浙江、天津、江苏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河南、上海、北京等30个省份的核酸检测重任。在报告期实现的107.5亿元营业总收入中,新冠核酸检测收入47.5亿元,占比高达44.2%。
一、核酸检测企业实际上并不好过
奇怪的是,在营收利润可观的同时,核酸企业却大多一肚子苦水。
不少城市的“核酸采样点”已经开始有废弃荒芜的现象,横七竖八写着:“两个月不发工资,暂停服务”的字样。
有朋友是去年雄心勃勃踏入这个赛道的,今年就开始悲叹,“我公司资金流快断了。再核酸检测下去,银行也不借钱给我了。”
为什么?因为没有回款。企业要靠贷款维持运行,银行一旦停贷,企业就陷入绝境。
很多地方爆出了检测造假的丑闻。虽然核酸检测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必须谴责的,但是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也令人深思——企业没有收到回款,但试剂、人工的成本需要照付,核酸检测企业运转遭遇难题,随时面临资金流断裂的风险,也是造假事件的助推器之一。
再看上市公司的财报,就会发现,核酸检测公司虽然营收,利润双高,但是现金流却出现了问题。
1.各家的经营性现金流都加剧恶化。以龙头企业迪安诊断为例,2021年年报中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净流入13.2亿元,但是今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急剧恶化转负,净流出了5.7亿。到了三季度虽然转正,仍不及2021年年底的十分之一。
2.各家的应收账款都快速走高,成为行业通病。四家代表性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,均从去年年报的40%左右,上升至60%甚至接近80%。迪安诊断和兰卫医学的应收账款分别为69%和76%——别人说“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”,他们是账面很多鸟,全在林子里,笼子里少得可怜。
而这几家上市公司,已经是行业里状况较好的企业了。比如迪安诊断在中报中提到,“公司针对应收账款成立专项治理项目组,从集团、大区、子公司层面,制定逐级行动计划,包括对渠道公司及检验公司回款进行系统化梳理和管理,优化回款流程和制度,加大回款力度,最大化保障资金回笼”。
这些头部公司还有专门的团队帮助回款。稍微小点的核酸公司有时候光付款的口子就被弄的晕头转向:不同地方的区县,付费主管部门不一样,发改委,经信委,区县领导,卫健委,或者多个口子。很多企业老板回款要不回来,只能自己垫资或者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。实在熬不下去就倒了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营收利润光鲜,日子过得混账的现象呢?
这是因为财务报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记录的:凡是本期已经确认的收入和应当负担的费用,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入到账,或者支付出去,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来处理。
所以合同一签,检测一做,企业账面上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了,但都是“应收账款”。(扩展阅读:《香帅的金融学讲义》第72讲“三分钟摸底公司财务健康状况”)
但这些“应收账款”要是成了烂账,资金链就可能有断裂的风险了。
二、核酸企业困境背后的寒气:地方财政吃紧
为什么核酸企业的应收账款会这么高呢?
今年5月,我国医保局一纸公告,宣布常态化核酸检测由各地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。
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,要求检测机构按照多人混检不高于每人份3.5元提供服务。
所以核酸企业做的主要是2G的业务,付费方是地方政府,由地方财政支付。地方财政吃紧,寒气自然就传到了依赖2G业务的企业。
今年,各地财政都不好过。卖地收入没了(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30%),企业死的死,关的关,收入都没了,税更没了。
2022年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5.3万亿元,同比下降6.6%。部分省市尚未更新公共财政收入数据到三季度,我们如果拿上半年分省市的财政收入数据来看,除了资源型省份(陕西、山西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宁夏)财政收入有增长,大多数省份财政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。今年上半年,吉林省下滑了33.8%,天津下滑17.9%,上海下滑12.0%,广东下滑8.6%,北京下滑6.7%。
而另一方面,核酸,封控各种公共卫生和公共治安开支却高居不下。地方入不敷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。31省份地方收支净额(财政收入-财政支出)全部为负。降薪,减编,甚至党员干部“带头买房”的新闻不绝于耳。山西省河曲县甚至精简了66%的事业编。
政府没钱,但政府的开支又没法停,怎么办?三招:要钱,借钱,欠债。
对于做2G业务的企业来说,在财政吃紧的时候,被欠债也是司空见惯。但2022年的情况额外极端,这样大面积的财政赤字下,这样持续的密集财政支出还是很罕见的,为了避免“破裂”,所以“拖款”也就是成了一个理性选择了。
三、一叶知秋:资本市场还需耐心等待
俗话说,一叶而知秋。
2022年的寒气,甚至会透过从表面光鲜的核酸企业的财报字里行间漏出来。实际上,这样的“叶”还有很多。
比如说,各地治安罚款同比大幅度上升:全国有公开数据的111个地级市中有80个地级市罚没收入呈上升态势,占比超过72%。其中,15个地方罚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0%。
比如说,个人税收也同比大幅上升:尽管个人收入没有增长,但202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11.4%,2021年同比增长达到了21%,超过了个税改革前的2018年个税收入规模。仅用两年,个税收入重回第三大税种。
治安罚款上升也好,个人税收上升也好,都是“分蛋糕”模式——你分多了,我就分少了。而后果,最终是蛋糕尺寸“萎缩”,大家挨饿。
核酸企业的财报和实际生存状态之间的差别,也提醒我们,经济的实际体感会远远比“数据”显示出来的要苦。
从数据上看,今年下半年经济一定有回升态势,前低后高的判断会成立。但是,今年数据对资本市场的“前瞻性”会明显下降,为什么?
因为投资和消费两大块,不管是基建投资还是核酸等公共卫生开支,都来自政府部门。而地方财政早已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,所以即使“投”和“用”,也多是借贷(银行贷款)和赊账模式。属于“纸面”金银,不一定能在短期内变成企业的真金白银。所以,即使“业绩”上升,也不一定真正变得有钱可用。这种情况下,资本市场对“业绩”的预期,自然也要打一个折扣。
写到这里的时候,突然想起周末看的电影《隐入尘烟》,原来,那些能说的出的苦都不算苦。
希望生活和经济都早回正轨。数据也能早回正轨。
最新评论
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
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,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,真是难能可贵。
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,一直让砍
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
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
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
知道了
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?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