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显示,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亿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“自闭式社交”,在他们手中微信仅仅是通讯工具,不再是生活分享的一个平台。
这一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保护用户的隐私权。在数字时代,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,通过设置三天可见,用户可以对自己的信息披露程度有一定的控制,避免过度暴露自己的生活细节。
但对某些人来说,朋友圈三天可见似乎传达了一种被排斥、不合群的信号。对此,有网友表示:“不发朋友圈阁下如何应对?”的确,有些人虽然没有设置朋友圈可见范围,但一年只发过几条朋友圈,一刷就能刷到好几年前,有的甚至直接关闭了朋友圈。
为什么朋友圈会设置三天可见
1. 保护隐私:有些人可能不希望别人看到他们过去的生活和情绪,因此设置三天可见可以保护他们的隐私。
2. 避免尴尬:有时候,我们可能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情绪化的内容,过后可能会觉得有些尴尬或不合适。设置三天可见可以让这些内容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,避免尴尬。
3. 减少社交压力:在社交媒体上,人们可能会因为需要频繁更新状态而感到压力。设置三天可见可以减轻这种压力,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时间来决定是否要发布新的内容。
4. 控制信息流: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的生活和兴趣可能会发生变化。设置三天可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朋友圈的信息流,只展示我们当前的生活和兴趣。
总之,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个人选择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决定是否要设置。无论是否设置三天可见,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和选择,不要过度解读或猜测别人的动机和意图。
延伸阅读
那些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,到底是怎么想的?
朋友圈作为中国式社交的缩影,生旦净末丑,各种角色,你方唱罢,我方登场。而发朋友圈的核心围绕两个字“表达”,即自我表达(私人的情绪、生活、感悟等)和公共表达(事件的评论、行业的判断、专业的分享等)。
不管是放飞自我式的表达,还是理性克制的表达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给自己的内容上一把“三天可见”的时间锁,根据背后心理机制的不同,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:隐私型、焦虑型、傲娇型和从众型。
1. 隐私型:朋友圈都被人看光了,感觉自己在裸奔。
我妈作为“不转不是中国人、震惊世界、佛祖生日”等文章的忠实拥护者,有一天扔了一个文章链接给我,内容大致是一个姑娘总是在朋友圈发漂亮自拍,被不法分子利用,复制自拍照用于色情网站上,结果被公司误解,丢掉工作。
吓得我麻溜地隐藏朋友圈一水“丧心病狂”的九宫格自拍,最后选择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,图个方便。
对于很多用户来说,朋友圈没有藏有秘密,单纯想保护个人隐私。在这个窥探隐私猛如虎的今天,连互联网圈大佬马化腾也不能幸免,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消息或者在他人朋友圈留言评论,会完全不带马赛克的出现在媒体通稿中。
虽然已经进行分组,但因为微信bug,新添加的微信朋友可以看到本人所有朋友圈。遇到有人翻到五年前的朋友圈并且点赞时,感觉脊背发凉。
当员工定义朋友圈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时,为了宣传不折手段的公司,强迫员工必须将广告发布在朋友圈且截图到工作群。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也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声抗争。
当其他人都是三天可见时,只有自己明晃晃的所有人可见且全部内容可见,没有任何隐私的人,特别像地主家的傻儿子,穿着皇帝的新衣在裸奔。
“艾奎斯提和格罗斯的研究指出,84%的Fackbook用户会在脸书中表露自己真实的生日信息,75%的用户会告诉他人自己的即时通信用户名,24%的用户会刊登自己的通讯地址。”
“莫妮卡将人们在社交网络(博客、SNS、wikis、论坛以及照片和视频分享网站)中自我表露的信息分为基本信息 (姓氏、邮箱 )、真实信息 (姓名、生 日、职业、通信地址)和敏感信息 (照片、个人经历、想法、感受以及恐惧、担心等心理活动),她考察了2739位德国社交网络使用者在线自我表露的基本情况,结果发现,自我表露信息频次最高的是基本信息,其次是真实信息,最后是敏感信息。”
这是为什么在朋友圈会出现,诸如跟朋友吃吃喝喝的照片、旅游的照片、家庭聚会照、小孩百日照等,个体在朋友圈里自我表露,展露出很多跟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。
“根据西方传播隐私管理理论,自我表露时,人们通过构建传播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后果,这一界限决定着人们表露信息的数量、程度和对象,也影响着人们评估隐私风险后,对自己隐私的管理与保护。
人们在面对隐私泄露风险时,其中采取的一种办法就是通过设置密码、提前阅读网站隐私协议、设置可见范围等主动保护手段。”
随着朋友圈加得人越来越多,亲人、同学、同事、合作伙伴、微商等济济一堂,朋友圈五花八门,好不热闹。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陌生人,在朋友圈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,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,手段增加,不仅减少了发朋友圈的频率,还有意识的控制所发的内容。
一方面,担心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存在隐私风险,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交换个人信息,进行适当的自我表露,方便进行社会交往。
在做不到完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,势必让渡一定隐私为社交代价。但是,为了防止有人视监自己的朋友圈,“三天可见”成为最佳选择。
选择“三天可见”加上时间的锁后,仿佛获得一种心理的慰藉,即心理的安全感。人们在线下交往时,会有物理距离,同样,在线上社交时,也会有心理安全距离。
在线下社交时,不同的社交场景决定了物理距离。心理学家Granville Stanley Hall就曾经针对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做过调研,他发现人们之间存在着四种类型的物理距离:
- 公众距离范围在360~760厘米之间,它属于人际交往中的正式距离。处于该距离的人,可以很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。它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,或正规场合。
- 社交距离较近的社交距离是120~210厘米,多出现在个人交往中,如职场交往和商业会议;较远的社交距离为120~360厘米,一般正式的公务性接触大多保持这种距离。
- 个人距离范围大约在44~120厘米之间,这个距离通常是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。
- 亲密距离在0~44厘米的范围内,这种距离只出现在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,如父母与子女、夫妻、恋人。对关系亲密的人来说,这个距离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息。
与之相对应,在线上社交时,不同人需求的心理安全距离各有不同:
- 朋友圈全部可见者,可见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一个有着啤酒肚的油腻大叔,也可见一个逗比是如何成为专业的职场人士。这类人自我认同感十足,心理安全距离短,自己高兴就好,朋友圈随便看。
- 朋友圈半年可见者,可见在近半年关注什么、研究什么、所处哪个圈子等,满足了看官的偷窥欲。这类人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,心理安全距离适中。
- 朋友圈三天可见者,除非是天天发朋友圈刷屏的人,不然基本上点进去只有一条灰线提示,给人一种不舒适感。这类人对心理安全距离要求高,自我保护意识强。
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既可以保护隐私,满足自己对心理安全距离的需求,又告诉朋友们没有屏蔽他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。
2. 焦虑型:渴望被关注,又害怕被看透。
我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,但是一旦别人真的关注我的话,我会有一种紧张,不安,不自在,还有一丝欣喜,又担心别人把我看透了。
如果别人不关注我的话,我会很失落,很生气,像一只需要安抚的小宠物。
焦虑型的人有着双重矛盾的心理,既渴望朋友时刻关注自己,又害怕被扒光看透。
渴望被关注,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。通过朋友圈消息,获得点赞和评论,建立一种情感链接,同时通过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或社会表露,营造出来的良好个人形象,获得他人的肯定和信赖,满足社交需求和自尊需求。
人们利用朋友圈拥有高度碎片化和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,通过文字、图片和视频等,塑造符合自己预期的角色定位和人物形象。
更有甚者,将朋友圈作为宣传平台,成为个人品牌建设和品牌输出的矩阵之一。精心营造的朋友圈,像一座移动的宣传城堡,尽情展示着主人想展示给来访者的一面。
发朋友圈之前,精修美颜加滤镜,批量十几张,让朋友挑选最好的那张,然后假装不经意地发个圈。发完朋友圈后,时刻留意小红点,甚至等不及提醒,隔十几秒钟刷一次,迫不及待想看最新的点赞和评论。发完朋友圈10分钟还没有人点赞的内容,赶快删掉,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!
心理学家荣格提出“人格面具”概念,指一个人公开展示在人前的一面,目的是为了给人一个好的印象,以得到社会的承认,但是面具戴久了,就不想摘下来,也不想被别人看到面具背后真实的脸。
费劲心思打造和运营面具的人,花费的心思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,也许他没有见过凌晨三点的纽约,但一定翻阅过凌晨三点自己的朋友圈。朋友圈经营得好的孩纸,都是被耽误了的品牌运营高手。
首先,“人格面具”有很多种,分为私人面具和公共面具,私人面具展现给亲密之人看。他要打造多副面具,并决定哪副作为主导面具,因为大众对一个人的判定,多根据其主导面具决定,即大概率展现在人前的面具。
其次,在面具的使用过程中,可能出现错位情况,在公开场合使用了私人面具,树立的专业女魔头形象,因一次深夜崩溃大哭的朋友圈毁灭,建立的生活健康积极运动的人设,因一次烧烤中的暴饮暴食朋友圈而崩塌。
最后,由于朋友关系和公众关系错综复杂,私人面具和公共面具左手右手快动作频繁切换,发个朋友圈简直比汇报工作还要麻烦,要分组、选择谁可见、谁不可见、加不加定位等,无法有效兼顾难免出现纰漏。
在朋友圈,我们带上精心打造的“人格面具”,享受着社交互动中带来的满足感,同时又害怕观众透过面具,看到光鲜亮丽的朋友圈背后,一地鸡毛的生活和真实脆弱的自己。
正是由于害怕被看透,导致人设崩塌而前功尽弃,产生了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,以致于生活中不敢做自己,朋友圈中不敢随便发东西。经常胡思乱想,敏感多疑,生怕别人议论自己,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,从而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自我否定。
新加了一个合作伙伴,赶快把之前逗比自拍照、冷笑话段子删掉,维持我高冷专业的形象呀,手速删!定期翻看自己的朋友圈,删掉以前的内容,边删边感叹:“怎么发这么蠢的内容,竟然还有错别字,这种糗事竟然也发圈了”,过程中涨得脸通红,羞愧得无地自容……竟然有三天可见,这种神操作,太好了,一键搞定,终于不用费尽心思维持朋友圈形象了。
所以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的功能,可以实现选择性的展露自己,维持想要呈现的人格形象,同时不想被不信任的人做过多的研究和解读时,“三天可见”更像是一个安全的洞穴,满足我们适当遁藏起来的心理。
3. 傲娇型:表面只给看三天,实际催你天天看。
选择“三天可见”,其实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及时看我的朋友圈,不及时看就看不到了,快给我点赞,宝宝需要你们的打call,快告诉我你们还爱着我。表面上却要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,做一个佛系的发朋友圈青年,不急不躁,看不看得到,一切随缘。
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,人们在其婴儿期都是有全能自恋的,例如母亲稍稍没有满足他的需求,便会通过大哭大闹来表达不满,因为在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。
而市面上主流社交媒体使用者,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,在家得到全面细致的关爱,任何需求父母均会及时响应,一切以自己为中心。
顺理成章,婴儿时期的全能自恋,延长到成年时期,希望一出场就有鲜花和掌声,被聚光灯包围。
国外推出阅后即焚,深受年轻人喜欢,这个功能在上线之初便风靡全美,其用户的迅速爆棚直接超越“脸谱”之势。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同样切中了中国年轻人的需求,酷酷潮潮还有点小傲娇。
作为一个社会人,都为了一日三餐、升职加薪而忙碌着,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关心别人的发展和朋友圈发的鸡毛蒜皮的事儿,阅后即焚,出现的尴尬是根本没人阅就焚了,与儿时的众星捧月截然不同的冷漠待遇。
为了掩饰失落的内心,启用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“合理化”方式,创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伤害,减轻朋友圈发圈后无人互动时的患得患失和黯然神伤,心里默念着:“我不在乎,我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,不是秀晒炫给别人看的。”
茨威格说:“你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,有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,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,是你一生的秘密”,一面很酷很潮,好像什么都不在意,一面用傲娇向世界表达自己的需求,用属于年轻人的小倔强宣告存在感。
4. 从众型:大家都设置三天可见,我也试试。
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内容不错,想起许久未关注他的动态,特意点他的头像一看,只有“三天可见”,见到好多朋友都这样,想着自己也试试这个功能。试用一段时间后,女朋友质问我有什么秘密瞒着她,朋友圈搞得神神秘秘的,好兄弟以为我们的关系破裂,显得我特别不仗义。怕麻烦,又开放朋友圈了。
很多人选择“三天可见”,其实中顺从大众的选择。在新事物刚出来时,从众可以减轻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感。新事物出现一年多,还选择跟随大流,是为了获得圈子的认同。
学者阿希曾进行从众心理实验,测试结果显示,
有37%的回答是遵从了其他人意见的错误回答,大概有3/4的人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,大约有1/4的人保持了独立性自始至终没有一次从众发生。
实验证明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。
人是社会性的动物,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是小圆,那么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大圆,人们更倾向于小圆是包含在大圆之内。
因为当小圆向大圆外探索时,会面临360°的压力,未知的宇宙,神秘的黑洞,天外陨石攻击等,这时生存在大圆包裹的安全圈中,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。
置换到社会选择的场景中,人会选择从众有两个动机,一是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,二是赢得他人的好感。
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,随着大流做选择,他们相信群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,而且,他们将获得有类似价值观和行为的人更友善的对待。
于是当“三天可见”开始流行,越来越多人追随,而当有朋友接二连三的疑问为什么要设置“三天可见”,或者有观点对“三天可见”进行抨击时,因感受到压力产生心理焦虑,故会选择不设置“三天可见”,以获得群体认同。
个别极端情况,有人的朋友圈,出现周期性的“三天可见”和全部开放,一直处在纠结和反复中,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核。
三天可见也好,不可见也好,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和认同的方式,在社交媒体时代,善用APP是为了多一分便利,少一分烦恼。要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,而非被工具所用。心所奴,形所役。
归根到底,作为一个社会人,我们如此在意别人的眼光,才会戴上脚链跳舞。
不如索性洒脱点,甩掉条条框框,撕掉前瞻后顾,爱咋咋地。
最新评论
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
现在是短视频的时代,认真做个人博客的很少见了,真是难能可贵。
拼多多砍几刀太烦了,一直让砍
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
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
地震能把铁路都震弯
知道了
这样的问题居然还需要分析?但凡脑子正常点也知道公司无责